首页 > 热点 > 正文

戴着红领巾的他们,讲起“中国故事”→_看点

2023-07-03 12:00:28来源:上海虹口  

穿着校服

戴着红领巾

今天的讲解员有点不一样


【资料图】

走进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

站在展品边

负责讲解的

都是十多岁的小学生

朱佳钧今年10岁,在霍山路小学读三年级。经过精心准备,她来到纪念馆成为了一名小小讲解员,为大家介绍曾经逃亡至上海的犹太聋人大卫·布鲁赫的故事:“布鲁赫用木刻版画记录在上海的市井生活,还结交了不少上海朋友。其中一位朋友根据‘布鲁赫’三个字的上海话谐音,为他起了个上海名字‘白绿黑’。”

朱佳钧风趣幽默、生动有趣的讲解引来了阵阵掌声。“通过参加这次活动,我不仅锻炼了自己,还了解了关于犹太难民在上海的这段历史。”和朱佳钧一起参加讲解员活动的共有20名小学生,他们都是霍山路小学“小白鸽”讲解团的成员。

为了给参观者带来“沉浸式”的体验,学生们还将戏剧元素融入到讲解中。“纪念馆是通过文字、图片和视频来讲故事,我们通过表演来讲故事。每人饰演一个角色,让感人的犹太难民故事通过小品呈现出来。”杨皓宸身着长衫和几个小伙伴正在表演“等待主人的手袋”这个故事,杨皓宸饰演的是主人公金老先生。

等待主人的手袋

二十世纪三、四十年代,金老先生在虹口经营着一家米店,常有犹太客人光顾。1940年的一个傍晚,一对犹太人夫妇急匆匆赶来。原来,他们的孩子得了重病,可是他们拿不出高额的诊费,希望金老先生能帮个忙,并郑重地拿出一只漂亮的手袋交到金老先生手里。他们说,这个手袋是家里祖传的,暂时作为抵押,一旦有钱了就来赎回。金老先生没有犹豫,立刻拿出相当于米店一个月营收的现金,并把传家宝手袋收好。可是,那对犹太夫妇再没有出现过。数年前,金老先生的孙女将手袋交给纪念馆,希望借助纪念馆的力量帮忙寻找手袋的主人。

霍山路小学地处北外滩,与犹太难民纪念馆直线距离仅30米。“我们希望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。”霍山路小学校长朱雅琴告诉记者,今天看到的讲解和演出都是学生们3个月来练习和排演的成果。

在这段时间里,学生们在团队老师组织下走访场馆,选择故事编写剧本;在场馆讲解员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讲解技巧。“随着活动的开展,学生们更能理解‘人类命运共同体’的意义,上海人民善良、包容的优良品质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!”

黄镏舒

标签:

相关阅读

相关词

推荐阅读